对直埋在地中或敷设在地下管道中的母线槽,则是假定温度为20℃的情况下给出的。如果环境不同时,要乘上校正系数。校正系数与环境温度、绝缘材料的较高运行温度有关。 母线槽敷设方式校正系数 母线槽敷设方式非常多,以桥架为例,可敷设在无孔托盘内、有孔托盘内、托架上、梯架上,有盖或无盖。敷设方式不同,校正系数也不同。
通常情况下,应根据大长期工作电流选择母线槽。母线槽的短期热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应根据大短路电缆条件进行验证。当电线彼此靠近时,由于电线电阻和交流电流表效应的影响,当母线管通过电流时会产生热量。裸铜和铝母线的长期允许加热温度为70°C。但是,当接触面可靠地被锡覆盖(例如超声镀锡)时,允许的温度可以升高到85°C。
制造工艺不同,其界面结合强度不同,用机械压力将铜、铝压接复合,只能界面原子形成原子键结合,在经过热处理扩散,使点结合变为面结合,但其扩散深度微薄,界面结合强度并不高。在特定的工艺条件下加工,使铜铝熔合,才能形成界面结合均匀,并有一定厚度的复合层,达到较高的界面结合强度。经过大量试验和计算机有限元分析,当铜层截面占总截面20%时,具有,20%比15%由于趋肤效应的作用,导电率要高很多,且硬度增强,寿命增长,铜层截面所占比例与铜铝复合母线的比重是一个确定的关系,当铜层截面占整个截面的10%、15%、20%时,其比重分别为3.32、3.63、3.94(g/㎝3)。检测铜层截面的办法是:找一块样品,称一下重量,计算样品体积,算出比重。
母线槽,是由铜、铝母线柱构成的一种封闭的金属装置,用来为分散系统各个元件分配较大功率,在户内低压的电力输送干线工程项目中已越来越多地代替了电线电缆。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同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大大降低的母线槽两端连接处及分线口插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温升,并在母线槽中使用了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从而提高了母线槽的性,使整个系统更加完善。
母线槽是由美国开发出来的、称之为“Bus-Way-System”的新的电路方式,它以铜或铝作为导体、用非烯性绝缘支撑,然后装到金属槽中而形成的新型导体。在日本真正实际应用是在1954年,自那以后母线槽得到了发展。如今在高屋建筑、工厂等电气设备、电力系统上成了不可缺少的配线方式。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母线槽密集型价格的腾云电力设备于2025/2/24 16:15:14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dehong.mf1288.com/yntydlsb-2843548143.html